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
当前位置:首页 >> 外国人在上海 >> 正文

施学理:生活的最大的乐趣,就是看着上海越变越好

2017年11月29日 13:41
来源:新民晚报  
 

WDCM上传图片

    施学理(Larry Chan),1973年出生,菲律宾籍。现任上好佳(中国)有限公司董事长。曾获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、上海十大青年经济人物、上海十大杰出青年、上海白玉兰荣誉奖等荣誉。今年9月30日,荣获“上海市荣誉市民”称号。

    长相斯文白净,说话轻声细语,眼前这位气质儒雅的中年人就是上好佳(中国)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学理。1996年,他从菲律宾来到上海,进入父亲施恭旗一手创办的上好佳公司,拓展中国膨化食品市场。21年后,这位低调的“少帅”没有令父亲失望,上好佳几乎成为了膨化食品的代名词,而他也在9月30日获得了上海市政府颁发的“上海市荣誉市民”称号,这是在沪外籍杰出人士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。

WDCM上传图片

初来上海心潮澎湃

    1995年,上海的电视荧幕上突然出现了一只黄色的大鸟,欢快地载歌载舞:“上呀么上好佳呀,味呀么味道佳!”这个至今还能让不少上海人哼出曲调的广告,就是上好佳在中国市场的第一次亮相。

WDCM上传图片

    上好佳(中国)的创始人,就是施学理的父亲施恭旗,祖籍福建的菲律宾华侨,在菲律宾经营着一家有着70多年历史的家族企业。因为看好中国市场,1993年施恭旗来沪投资建厂创立上好佳品牌,是最早一批来沪投资的外商。

    说起“上好佳”这个名字的由来,施学理回忆,这是父亲的创意,一是因为“上好佳”是闽南语“上好呷”的谐音,意为很好吃,二也有“好家在上海”的寓意,至今很多人都还以为上好佳是土生土长的上海品牌,与这个本土化、接地气的名字不无关系。

WDCM上传图片

    1996年,上好佳在中国的业务突飞猛进,父亲将施学理召至上海,就任公司副总经理,并希望有朝一日他能接手中国区域业务。从此施学理与上海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。至今他还记得第一次来沪时的感受,虽说发展才刚刚起步,但已经能感受到这座城市蓄势待发的力量,这令初来乍到的他印象深刻。“上海是一个能够令年轻人心潮澎湃的地方,一切皆有可能。”施学理说,这种感觉至今依旧存在。

甘苦与共血脉情深

    22年来,施学理没有辜负父亲的重托,在他的领导下,上好佳品牌早已闻名全国,目前已经在全国建立有15家工厂,为8500多人提供了工作岗位。近年来,作为上好佳集团中国总部的上好佳(中国)有限公司始终位列青浦区重点纳税企业前列。在行业内,“上好佳”一直保持位列三甲的领导者的地位。近10年来在上海的累计贡献税收超过14亿元。

    “上好佳的发展,其实就是上海发展的一个小小的缩影,我们的企业在茁壮成长,离不开上海这块宝地肥沃的土壤。”施学理说,在进入上海的那一刻起,上好佳早已与这座城市融为一体,同患难共成长。

WDCM上传图片

    近年来,上好佳助力上海精准扶贫,在新疆、云南多地开展公益慈善项目,捐资修建学校,帮助困难学生就学。多年来,上好佳公司和施学理及其家属累计捐款达6200多万元。

WDCM上传图片

    “父亲常和我说,在中国做生意,不仅仅是为了赚钱,更重要的是我们家族对中国的感情。”施学理说,爷爷1914年从福建下南洋,侨居菲律宾打拼,那时中国很落后,但老一辈华侨对中国的感情一直非常深。他还记得1998年奶奶第一次来上海,看到中国发展的那么好,眼神中满是自豪喜悦,这样的血脉深情也同样影响着他这辈年轻华侨。

城市气质令他着迷

    如今,施学理一家已经完全融入了上海的生活,他的一双儿女从小在上海长大,天天和上海同学嬉戏玩闹,几乎就是两个“小上海人”,而他对这座城市也有着比一般外国人更深刻的认识。

WDCM上传图片

    “一说到上海就想到高楼大厦,但我最喜欢的,还是上海的老弄堂、小马路。”闲来无事,施学理喜欢去那些两边种满梧桐树的小马路散步,逛逛那些个性化的小店,看看那些老弄堂里的人生百态,感受上海最生活化一面。对他而言,上海的魅力来源于反差,高楼大厦与老城厢往往只有一街之隔,时常与传统共存却豪不突兀,有时觉得像纽约,有时又觉得像巴黎,这种独特的城市气质令他非常着迷。

    “在上海,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着城市一点点变化,变得越来越好。”施学理觉得,上海有自己的节奏,没有参考对象,一直在走自己的路。记得1996年他请上海客人去菲律宾,客人们还对菲律宾的大超市赞叹不已。但如今,中国已经后来居上,特别是上海的新零售业可以说是走在了世界最前沿,不论是网购,还是进口商品销售,已经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,他很自豪见证了这一切的发生。

WDCM上传图片

    “我爸爸的梦想,就是希望我也能获得上海市荣誉市民,一直觉得怎么可能,现在真拿到了,就和做梦一样。”施学理的父亲2005年曾经获得过上海市荣誉市民称号,如今他们成为史上第一对同获这一最高殊荣的父子。

    “就在明年,我在上海的时间已经比在菲律宾还要多了。”获得上海市荣誉市民称号固然可喜,但施学理内心早已把上海当成了自己的家。回想起来,他很感谢父亲当年一直在耳旁唠叨的那句话:“以后你一定要去中国,去上海。”这里是他梦想开始的地方,如今他也在为成就这座城市的梦想而努力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