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城市概况】
亚历山大省位于尼罗河三角洲西北角,属地中海型气候。人口约357万人,面积2679平方公里,其中40%为农田,35%为沙漠,25%为湖泊。
公元前331年,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占领埃及,在此建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。托勒密王朝(公元前305-30年)期间,在法罗斯岛上建立了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亚历山大灯塔,以及古代著名的科研机构智慧宫和藏书70万册的亚历山大图书馆。这时期亚历山大是地中海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和东西方贸易的中心,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,历史上称之为后期希腊文化或亚历山大文化。
亚历山大拥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工业,是埃及的重要工业基地。主要工业有钢铁、造船、炼油、纺织、化肥、水泥、造纸、家用电器、食品、塑料等。1978年建立阿美利亚自由区(经济特区)占地630万平方米,已建成纺织、服装、食品、化工等项目,另有仓库、服务业等。耕地面积98350费丹(1费丹=6.3亩),集中在南部,主要农作物有小麦、大米、苜蓿、蚕豆、玉米等。
亚历山大港担负着全国进出口贸易货运量的70%左右。我国每年有近30艘货轮靠港卸货物。与欧洲有定期的班轮来往。苏伊士-亚历山大输油管,全长320公里,由埃及和海湾产油国合资的阿拉伯石油管道公司(简称苏米特)经营,总部设在亚历山大,年输油能力为8000万吨(约160万桶/日)。
【结好经过】
1984年8月,中国驻亚历山大总领事石健在拜会亚历山大省省长法齐·麦哈兹、省地方委员会主席卡杜斯和省政府公共关系局局长马卡维时,亚方向我提出了亚历山大与上海结为友好城市的建议。
1992年5月13日至17日,乔赛基省长率亚历山大省代表团访问上海。15日,黄菊市长和乔赛基省长共同签署《上海市和亚历山大省缔结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》。
【交流情况】
上海市与亚历山大省于1992年5月15日结为友好城市。自两地结好以来,在文化、教育、体育、环境整治等领域开展了一定的交流与合作。
2004年9月,上海市政府、驻亚历山大总领馆,亚省省政府在亚省共同举办的“文明的呼唤”亚历山大-上海友好交流活动,取得了良好的反响。
亚历山大省还和开罗市作为仅有的两个非洲省市参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,展示其提交的案例“城市发展战略”。